“我们不支持制裁,但这一次,伊朗人民既不会退缩,也不会屈服于压力。” 伊朗副总统穆罕默德·礼萨·阿雷夫在8月31日的内阁会议上对媒体作出强硬表态。就在欧洲三国启动制裁机制后,德黑兰方面展现了 毫不妥协 的姿态。 德国、法国和英国于8月28日联合致信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启动针对伊朗核问题的 “快速恢复制裁” 机制。这一决定开启了30天倒计时,期限结束后,联合国对伊朗的全面制裁将自动恢复。 “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是2015年伊核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机制规定,若伊朗严重违反协议承诺,签署国可以启动这一程序,使过去暂停的联合国制裁重新生效。 英法德三国外长在联合声明中指出,伊朗将其铀浓缩水平提升至超出民用核能所需限度,违反了2015年协议。法国外长巴罗特别强调,目前约 400公斤、浓缩至60%的铀下落不明 ,这些原料理论上 足以制造9枚核弹头 。 尽管启动制裁机制,欧洲三国仍为外交解决留下窗口。三国外长表示: “启动该机制并不意味着外交努力的终结,各方将充分利用30天通知期展开对话。”
面对欧洲的压力,伊朗展现出强硬立场。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称 英法德三国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无权诉诸该机制” 。阿雷夫副总统直接质疑欧洲三国启动制裁机制的法律权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伊朗议会已经准备了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提案。伊朗议会高级别议员德利加尼宣布,伊朗已制定退出该条约的第三等级提案,这是议会审议的最优先级别。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强调 :“伊朗始终秉持负责任和善意的态度,致力通过外交方式化解伊朗核问题相关争议。” 但同时警告,伊朗将对三国的这一“非法、不当举动”作出适当回应。
随着紧张局势升级,德国外交部发布紧急声明,警告本国公民立即离开伊朗并避免前往该国。声明明确指出:“ 鉴于伊朗政府代表多次就此威胁要采取相应措施 ,不能排除德国的利益及公民会受到伊朗反制措施影响的可能性。” 这一预防性撤离命令折射出欧洲国家对伊朗可能采取的报复行动的深切担忧。国际危机组织伊朗项目主任阿里·瓦兹表示: “这是伊核协议签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可能彻底摧毁该协议。” 伊朗国内已笼罩着战时氛围。德黑兰方面正在进行一系列政治和军事调整:起用前议长拉里贾尼担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新组建国防委员会,建立战时指挥协调机制。
伊核问题背后是复杂的大国博弈。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将欧洲三国的行动 称为“勒索和敲诈” 。 波利扬斯基强调:“现在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一个选择是和平、外交和善意,正常的交往;另一个选择是某种枪口下的外交。”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伊朗总统举行会谈时表示:“伊朗的核谈判将有好处。我们将在这方面继续支持伊朗。”这表明地区大国正在这场危机中选边站队。 美国虽然已退出伊核协议,但其态度依然影响深远。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 美方依然对与伊朗展开“直接对话”持开放态度 ,并呼吁寻求“和平且持久的解决方案”。
制裁可能会对伊朗产生重大影响 。这个拥有9000万人口的国家已经受到严厉制裁,主要针对该国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部门。此外,伊朗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国际金融交易之外。 随着重新启动针对伊朗经济和军事产品的联合国制裁措施,德黑兰将面临进一步的压力。伊朗经济本就面临严重困难,新一轮制裁将使普通伊朗人的生活更加艰难。 然而,伊朗当局似乎已经为承受更大压力做好准备。阿雷夫副总统明确表示: “当然,如果恢复制裁,(我们)将作出相应的必要决定。” 虽然他并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在这30天内保持冷静,抓住机会避免制裁重启。 9月底,联合国大会将进入“高级别周”,届时数十位世界领导人齐聚纽约。伊核问题注定成为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30天,世界正屏息以待。
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